当前位置: 首页 / 1946bv1946伟德手机版 / 1946伟德国际源自英国始于1946
信息来源:
“修身”是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重要理论的首要要求,具体说“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三严三实”的根本在“修身”、关键在做事,可见“修身”的意义非同一般。
众所周知,“三严三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治国理政思想基础。其中“修身”更被儒家、道家、墨家等思想所倡导的理想人格的修炼途径,孔子、荀子、墨子的著作中,都论述过品行修养与君子人格的关系问题。因而体悟“三严三实”中的“修身”,不能不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根源,深入领会。
所谓“修身”,即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儒家自孔子开始就十分重视修身,并把它作为教育八目之一。儒家的修身标准,主要是忠恕之道和三纲五常,其认为修身的过程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本,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末。由此通过“反省内求”的方法,使个人的行为同封建道德相吻合。道家的修身要求做到顺应自然;墨子则要求做到“志功合”兴利除害、平天下。
从具体要求而言,“修身”一是“修德”,二是“修智”,德才兼备,便是修身的理想结果。
“修德”是“修身”的首要任务。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就是先要懂得“孝悌”、“谨信”、“仁爱”,然后“学文”,也就是应以修德为先。“仁、义、礼、智、信”被称作中华伦理的“五常”,儒家倡导“仁、义、礼、信”旨在修德。“五常”中最关键的核心是“仁”,“仁政”即“德政”,是孔子和历代儒家们为中华民族构建的社会政治理想和社会伦理原则。古人把“积德”与“行善”并重,强调善恶报应。做人讲人品,当官重官德,在所有的德行中,官德居首位。
我们京剧艺术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京剧中不乏弘扬“德政”的剧目,《铡美案》、《赤桑镇》等戏中的包拯,在外不畏权势,为匡扶正义,不惜得罪皇家,在内不徇私情,为主持公道,不惜问斩内侄,这类艺术形象广受欢迎,寄托着历代百姓对官德的推崇,对德政的向往。
因此,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应把“修德”特别是“修官德”放在人格修为的重中之重。“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心正则身正,身正则影直。领导干部尤其要有慎独、慎微、慎初、慎权、慎好、慎言、慎行的意识,保持“幽兰君子性、虚竹学士风”的心境.养成“三省吾身”“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习惯,远离乌烟瘴气、污泥浊水,坚守心灵的高贵与纯净。
党员干部“修德”要处理好三个问题:怎样对待组织,怎样对待自己,怎样对待权力。对待组织,要自觉遵从政治信仰、政治纲领、政治路线,讲政治规矩、守政治纪律,讲政治原则、守政治本色,遵法律红线、守道德底线;对待自己,要有积极健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到有守有为有担当;对待权力,切记公权民赋,当为民所用、为民谋利、为民造福,不能公权私用、公权滥用、违法用权,把权力变成生钱的机器、寻租的工具。正确处理这三个“怎样对待”,才能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修大德、守官德、重品德,这既是“修德”所在,更是党性要求。
“修德”之外还要“修智’’, 《论语》不仅指明了学习知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正确态度和“举一隅”而“三隅反”的学习方法,更阐明了书本知识与实践的关系。孔子说过,即使“诵诗三百”,不能用于实践,又有何用?所以他主张读书人要做“躬行君子”。他还教导读书人,知识面不要狭窄,要广博,提出“游于艺”,就是要学习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我们京剧界历来有优良的学习传统,所谓“艺不压身”。共产党员,特别是专业艺术工作者,只商不分门户之见博采众长地学习,提升艺术造诣,修养艺术品格,才能更好地遵照党的文艺方针,创作“高峰”的优秀文艺作品,为人民群众服务。
总体说来,“修身”要求我们对党忠诚老实,不搞说一套做一套、欺上瞒下、阳奉阴违、两面三刀;对人忠厚本分,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要通过修身,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利益观、权力观和政绩观,在谋事、创业、做人上求真务实;通过修身,使自己目光远大、胸怀宽广、立意高远、意趣高洁,使事业天高地阔恒基永固。
需要指出的是,修身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并不是看了些圣贤书就成为甚至超越圣人了。一个人即便学了再多的学科,看了再多的书,却没有办法约束自己的言行以符合礼仪的规范,使自己的身心受益,帮助他人成就善道,那所学则无非是“水月道场,梦中佛事”。修身的本质是一个长期与自己的恶习和薄弱意志作斗争的过程,时时检束自己的身心言行,用诚心、仁爱、谦卑的情操来祛除掉思想中的杂质,对治那些令我们轻浮、骄傲、自大、邪僻的外因、内因。修身最切实的办法就是择善而交,通过善友相互勉励来增长德行,培养志趣,用最朴实无华的态度切磋关于仁爱的学问。
(作者:一团 江其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