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德网站官方
国剧课堂

当前位置: 首页 / 伟德bv国际体育官网 / 国剧课堂

入选教材唱段

信息来源: 网站管理 发布日期:2008-07-09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适合一年级)

选自伟德网站官方(原中国京剧院)上世纪六十年代创作演出的现代京剧《红灯记》。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某地铁路扳道工人李玉和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他家祖孙三代不是同姓,是在十七年前“二七”大罢工运动中结合在一起的。李玉和接受了党组织向柏山游击队转送密电码的任务,由于叛徒的出卖而被捕。李玉和在敌人的酒席宴上,在牢房里,在刑场上,英勇顽强,坚贞不屈。李奶奶向铁梅痛说革命家史,鼓励她经受考验,迎接斗争。残暴的敌人无计可施,最后杀害了李玉和、李奶奶。铁梅继承父亲、奶奶的遗志,在党组织和群众的帮助下,机智地摆脱了敌人的追捕,把密电码送上柏山,胜利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是该剧第二场中,年幼的铁梅对父亲、奶奶与革命战友关系的猜测,以欢悦、乐观的情绪,赞颂了从事革命事业的长辈。唱段表现了孩子的稚气,切合儿童心理。

采用“西皮流水”板式,适合独唱、合唱。

    唱词

我家的表叔数不清,

没有大事不登门。

虽说是,虽说是亲眷又不相认,

可他比亲眷还要亲。

爹爹和奶奶齐声唤亲人,

这里的奥妙我也能猜出几分,

他们和爹爹都一样,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甘洒热血写春秋”(适合一年级)

选自上海京剧院上世纪六十年代创作演出的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故事发生于1946年冬。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东北战场不断胜利,座山雕匪帮逃到威虎山负隅顽抗。我军以团参谋长少剑波为首的追剿队深入林海雪原。侦察排长杨子荣在猎户老常和女儿常宝的帮助下,找到了土匪线索并逮住了匪联络副官滦平,缴获了土匪座山雕垂慕已久的“秘密联络图”。杨子荣改扮土匪,以献图为名打入威虎山。杨子荣机智地应付了座山雕的盘问与试探,及时送出了情报。解放军进驻夹皮沟,又生产又练兵,整装待发。滦平在押送途中逃跑到威虎山,给杨子荣造成极大威胁。杨子荣临危不惧,主动出击,处死了滦平。按原计划布置好了百鸡宴,与追剿队里应外合,全歼了顽匪。

“甘洒热血写春秋”是杨子荣成功打进匪窟并初步得到信任与敌周旋时所唱。唱词语意双关地表明了今后斗争的艰巨及誓死为国为民的豪情,充满了革命的英雄主义气慨。

采用“西皮快二六”板式,适合独唱、合唱、轮唱。

唱词:

今日痛饮庆功酒,

壮志未酬誓不休。

来日方长显身手,

甘洒热血写春秋!

 

“穷人孩子早当家”(适合二年级)

选自伟德网站官方(原中国京剧院)上世纪六十年代创作演出的现代京剧《红灯记》。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某地铁路扳道工人李玉和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他家祖孙三代不是同姓,是在十七年前“二七”大罢工运动中结合在一起的。李玉和接受了党组织向柏山游击队转送密电码的任务,由于叛徒的出卖而被捕。李玉和在敌人的酒席宴上,在牢房里,在刑场上,英勇顽强,坚贞不屈。李奶奶向铁梅痛说革命家史,鼓励她经受考验,迎接斗争。残暴的敌人无计可施,最后杀害了李玉和、李奶奶。铁梅继承父亲、奶奶的遗志,在党组织和群众的帮助下,机智地摆脱了敌人的追捕,把密电码送上柏山,胜利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

 “穷人孩子早当家”是铁梅第一次上场后,其父李玉和有感而唱。唱段夸赞了铁梅小小年纪却能里里外外帮助家里分担责任,又能吃苦耐劳的精神。

采用“西皮原板”板式,适合独唱、合唱。

唱词:

提篮小卖拾煤渣,

担水劈柴也靠她。

里里外外一把手,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

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

 

 “接过红旗肩上扛”(适合二年级)

选自伟德网站官方(原中国京剧院)上世纪七十年代创作演出的现代京剧《红色娘子军》。十年内战时期,海南岛上的恶霸地主南霸天命狗腿子将奴仆吴清华卖掉,清华闻讯后逃跑。一群恶奴奉命追捕,清华与之展开搏斗,这时南霸天随后赶到,清华在他的毒打下昏死过去。红色娘子军连的党代表洪常青与通讯员小庞化装侦察经过椰林,救了清华,并指引她投奔革命根据地,参加红色娘子军。为消灭南匪,常青乘南霸天祝寿时,智闯匪巢,以便里应外合聚歼群匪。清华报仇心切,过早暴露信号,致使南贼漏网。常青对犯了错误的清华耐心教育,提高了她的觉悟。南匪勾结国民党军队进犯根据地。常青完成阻击敌人的任务后,为掩护战友撤离,负重伤被俘,英勇就义。不久,红军解放了椰林寨,击毙了南霸天,在火线上入党的清华,接任了娘子军连党代表的职务,红色娘子军连在革命的烽火中发展壮大。

“接过红旗肩上扛”是吴清华在革命引路人洪常青壮烈牺牲后,领导任命她接替洪职时所唱。表现了吴清华立志继承先烈遗志,完成未竞事业,毕生为革命事业而奋斗的精神。

采用“西皮流水”板式,适合合唱、轮唱。

唱词

接过红旗肩上扛,

接过先烈手中枪。

踏着英雄足迹走,

革命到底永不下战场。

放眼看天下,

风雷震八方。

燎原烈火旺,

工农齐武装。

誓把那南霸天北霸天,

一切反动派统统埋葬。

照耀着我们的是永远不落的红太阳。

 

 “万紫千红分外娇”(适合三年级)

选自伟德网站官方(原中国京剧院)上世纪七十年代创作演出的现代京剧《红色娘子军》。十年内战时期,海南岛上的恶霸地主南霸天命狗腿子将奴仆吴清华卖掉,清华闻讯后逃跑。一群恶奴奉命追捕,清华与之展开搏斗,这时南霸天随后赶到,清华在他的毒打下昏死过去。红色娘子军连的党代表洪常青与通讯员小庞化装侦察经过椰林,救了清华,并指引她投奔革命根据地,参加红色娘子军。为消灭南匪,常青乘南霸天祝寿时,智闯匪巢,以便里应外合聚歼群匪。清华报仇心切,过早暴露信号,致使南贼漏网。常青对犯了错误的清华耐心教育,提高了她的觉悟。南匪勾结国民党军队进犯根据地。常青完成阻击敌人的任务后,为掩护战友撤离,负重伤被俘,英勇就义。不久,红军解放了椰林寨,击毙了南霸天,在火线上入党的清华,接任了娘子军连党代表的职务,红色娘子军连在革命的烽火中发展壮大。

 “万紫千红分外娇”是洪常青假扮富商,得到恶霸地主南霸天以及豪绅们的信任之后所唱。语意双关地表现了革命者希求宏图大展的斗志昂扬,又以革命的浪漫主义憧憬了美好的未来。

采用二黄快二六,适合独唱、合唱。

唱词

众望所归根基牢,

宏图大展云路遥。
且看明朝椰林寨,

万紫千红分外娇。

 

 “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适合五年级)

选自北京京剧院上世纪六十年代创作演出的现代京剧《沙家浜》。故事发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沙家浜,一个江南的村镇。新四军某部和敌人迂回作战,一度撤离常熟一代,留下以指导员郭建光为首的十八名伤病员,经县委布置,由地下党联络员阿庆嫂负责,安置在沙家浜休养。日寇疯狂扫荡,妄图消灭新四军。地痞武装忠义救国军受蒋匪收买,与日寇勾结,反共叛国。伪司令胡传魁与伪参谋长刁德一奉日寇命进驻沙家浜,搜捕新四军伤病员。阿庆嫂以茶馆老板娘的身份为掩护,抓住敌人的弱点,利用敌人内部矛盾,在党的领导下,依靠群众,将伤病员安全转移到芦苇荡。她身处虎穴,机智勇敢地与敌人周旋,屡次击破敌人攻势。新四军伤病员在芦苇荡险恶的环境中,坚如磐石,屹立如青松。病愈后,乘夜武装奔袭沙家浜,配合主力部队,取得全歼敌伪的战果。沙家浜重新插上红旗。

“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是以郭建光为代表的十八位新四军伤病员在沙家浜治病疗伤期间面对敌人的围堵和恶劣的天气情况时所唱。表达了革命者对胜利满怀希望的坚定信念以及在极其严峻的斗争环境中迸发出的斗争精神。

一句“锁呐西皮倒板”后引入四分之二拍的齐唱,适合领唱、合唱。

唱词

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

挺然屹立傲苍穹。

八千里风暴吹不倒,

九千个雷霆也难轰。

烈日喷炎晒不死,

严寒冰雪郁郁葱葱。

那青松

逢灾受难,经磨历劫,

伤痕累累,瘢迹重重,

更显得

枝如铁,干如铜,

蓬勃旺盛,倔强峥嵘。

崇高品德人称颂,

俺十八个伤病员,

要成为十八棵青松!

 

“猛听得金鼓响”(适合五年级)

选自历史题材剧目《穆桂英挂帅》。讲述的是北宋时期,穆桂英经祖母佘(shé)太君劝勉,抛弃私愤,偕同丈夫杨宗保驰赴战场、保家卫国的故事。“猛听得”唱段生动地展现了这位巾帼女英雄解甲多年后重又披挂上阵前威风凛凛的形象及誓死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采用“西皮流水”板式,适合独唱、合唱。

唱词:

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

唤起我破天门壮志凌云。

想当年桃花马上威风凛凛,

敌血飞溅石榴裙。

有生之日责当尽,

寸土怎能属于他人!

番王小将何足论,

我一剑能挡百万兵。

 

 “这一封书信来得巧”(适合四年级)

选自传统剧目《定军山》。该剧讲述了曹将张郃(hé)攻打葭(jiā)萌(méng)关,蜀将黄忠讨得令箭杀退张郃,并乘胜攻占曹军屯粮之天荡山,又智斩敌大将夏侯渊,夺取曹军重镇定军山的故事。

“这一封书信来得巧”是蜀将黄忠接到敌军交换俘虏的书信,识破敌人阴谋,决定将计就计时所唱。该唱段表现了老将黄忠深谋远虑的军事才干与运筹帷幄的智慧。

采用“西皮流水”板式,适合独唱、合唱。

唱词:

这一封书信来得巧,

天助黄忠成功劳。

站立在营门传令号,

大小儿郎听根苗:

头通鼓,战饭造,

二通鼓,紧战袍,

三通鼓,刀出鞘,

四通鼓,把兵交。

向前个个俱有赏,

退后难免吃一刀。

三军与爷归营号,

到明天午时三刻要成功劳。

 

“军民鱼水情”(适合五年级)

选自北京京剧院创作改编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现代京剧《沙家浜》。故事发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沙家浜,一个江南的村镇。新四军某部和敌人迂回作战,一度撤离常熟一代,留下以指导员郭建光为首的十八名伤病员,经县委布置,由地下党联络员阿庆嫂负责,安置在沙家浜休养。日寇疯狂扫荡,妄图消灭新四军。地痞武装忠义救国军受蒋匪收买,与日寇勾结,反共叛国。伪司令胡传魁与伪参谋长刁德一奉日寇命进驻沙家浜,搜捕新四军伤病员。阿庆嫂以茶馆老板娘的身份为掩护,抓住敌人的弱点,利用敌人内部矛盾,在党的领导下,依靠群众,将伤病员安全转移到芦苇荡。她身处虎穴,机智勇敢地与敌人周旋,屡次击破敌人攻势。新四军伤病员在芦苇荡险恶的环境中,坚如磐石,屹立如青松。病愈后,乘夜武装奔袭沙家浜,配合主力部队,取得全歼敌伪的战果。沙家浜重新插上红旗。

“军民鱼水情”是该剧第二场中新四军指导员郭建光和革命群众沙奶奶的一段对唱,表现了军民之间鱼水情深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采用“西皮流水”板式,适合对唱、合唱。

唱词:

郭:你待(呀)同志亲如一家,

精心调理真不差。

缝补浆洗不停手,

一日三餐有鱼虾。

同志们说似这样长期来住下,

只怕是,心也宽,体也胖,

路也走不动,山也不能爬,

怎能上战场把敌杀?

待等同志们伤痊愈,

沙:伤痊愈也不准离开我家,

要你们一日三餐九碗饭,

一觉睡到日西斜,

只养得腰圆膀又扎,

一个个像个黑铁塔,

到那时身强力壮跨战马。

郭:驰骋江南把敌杀,

消灭汉奸擒匪霸,

打得那日本强盗回老家。

等到那云开日出,

家家都把(那)红旗挂,

再来看望你这革命的老妈妈。

 

“人家闺女有花戴”(适合五年级)

选自伟德网站官方(原中国京剧院)创作改编的现代京剧《白毛女》。1935年除夕,河北杨各庄贫农杨白劳外出躲债,回家后被地主黄世仁逼死,其女喜儿也被抢到黄家。喜儿的未婚夫王大春痛打了狗腿子穆仁智,投奔八路军。喜儿在将被卖掉之际得张二婶帮助逃往深山,苦熬三年,头发变白……1938年春,大春所在部队来到杨各庄,喜儿获救,报仇雪恨。

 “人家闺女有花戴”是第二场杨白劳躲债偷偷回家,为女儿带回二尺红头绳准备过年时所唱。表现了父女相逢时难得而短暂的喜悦,充满浪漫主义气息。

采用“西皮流水、二六”板式,适合独唱、对唱。

 

唱词:

杨:人家的闺女有花戴,

爹爹没钱难买来,

红头绳扯上整二尺,

来来来

爹给你亲手扎起来。
喜:人家闺女有花戴,

爹爹无钱难买来,
    红头绳扯了二尺,

亲手与儿扎起来……
杨:一见喜儿笑颜开,
喜:难得爹爹喜心怀,
杨:叫声我儿抬头看……
喜:一对门神请回来。
杨:二位门神威风大,
喜:一左一右两边排。
杨:门神与咱把鬼挡,
喜:大鬼小鬼,
杨:讨账鬼,
喜:催租鬼,
杨:逼命鬼,
喜:穆仁智那个缺德鬼!
杨、喜:叫他进不来!

 

 “趁夜晚”(适合六年级)

选自山东京剧团创作演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1953年7月,美军和李承晚伪军破坏朝鲜停战协定,派王牌军“白虎团”驻扎金城一带。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侦察排长严伟才在朝鲜人民军联络员韩大年的配合下,率侦察班直插敌心脏,捣毁李承晚王牌军白虎团指挥部,为取得反击战的胜利立下战功。

“趁夜晚”是第五场志愿军团长在给以严伟才为首的尖刀班布置任务时所唱,生动地表现了我军指挥员鼓励战士机智果敢地完成任务的情景。

采用“二黄快板”板式,适合独唱、合唱。

唱词:

趁夜晚出奇兵突破防线,

猛穿插巧迂回分割围歼。

入敌后把它的逃路截断,

定叫它首尾难顾无法增援。

痛歼敌人在今晚,

决不让美李匪帮一人逃窜!

 

 “数尽更筹”(适合六年级)

选自昆曲传统剧目《林冲夜奔》。该剧讲述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被奸臣高俅谗害,深夜投奔梁山的故事。

“数尽更(jīng)筹”是林冲被逼上梁山的途中所唱,表现林冲有家不能归、有国不能投的愤懑与无奈!

采用昆曲曲牌[1]《点绛唇》,适合独唱。

唱词:

数尽更(jīng)筹,

听残玉漏,

逃秦寇,

(哎好)好叫俺有国难投,

那答儿相求救。

 

表花”(备选一)

选自传统剧目《卖水》。该剧讲述宋代礼部尚书黄璋,有女桂英,许婚兵部尚书之子李彦贵,李家遭难,黄璋毁约,丫环梅英助桂英与彦贵花园相会的故事。

此处选取丫鬟梅英为小姐黄桂英排解烦忧时“表花”的部分唱腔。梅英表花时配合扇子、手绢载歌载舞,活画出天真善良、俏皮活泼的小花旦形象。

采用“西皮流水”板式,适合京剧念白、独唱、合唱。

唱词:

十一腊月没有花儿采,

惟有这松柏实可摘。

陈杏元和番边关外,

雪里冻出腊梅花儿开。

清早起来什么镜子照?

梳一个油头什么花香?

脸上擦的是什么花粉?

口点的胭脂是什么花红?

清早起来菱花镜子照,

梳一个油头桂花香,

脸上擦的桃花粉,

口点的胭脂杏花红。

什么花姐?什么花郎?

什么花的帐子?什么花的床?

什么花的枕头床上放?

什么花的褥子铺满床?

红花姐,绿花郎。

干枝梅的帐子,象牙花的床,

鸳鸯花的枕头床上放,

木樨花的褥子铺满床!

 

“儿行千里母担忧”(备选二)

选自传统剧目《三家店》,该剧讲述了秦琼被押解赴登州,夜宿三家店,瓦岗寨上众英雄及押解官罗周等搭救的故事。

选取的唱段系秦琼在被押解路上所唱,既表现了他对亲朋好友的依依不舍也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深深眷恋,行云流水,唱出了英雄心中的凄苦与无奈。

采用“西皮流水”板式,适合独唱、合唱。

唱词:

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口

尊一声过往的宾朋听从头

一不是响马并贼寇

二不是歹人把城偷

杨林与我来争斗

因此上发配到登洲

舍不得太爷的恩情厚

舍不得衙役们众班头

实难舍街坊四邻与我的好朋友

舍不得老娘白了头

娘生儿连心肉

儿行千里母担忧

儿想娘身难叩首

娘想儿来泪双流

眼见得红日坠落在西山口

叫一声解差把店投

 

 “红梅赞”(备选三)

选自伟德网站官方(原中国京剧院)2001年创作演出的现代京剧《江姐》。1948年春,我国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战略反攻。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重庆,已是一派“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景象。我地下党员江姐带着省委的重要指示,冲破敌人的重重封锁,奔赴川北革命根据地。在途中,她突然听到丈夫——华莹山中队政委彭松涛同志牺牲的消息,抑制内心的悲痛,毅然直上华莹山,见到了游击队司令员双枪老太婆,率领游击队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国民党反动派四处通缉江姐。江姐在群众的掩护下,和同志们一道又一次拦住敌人的军车,缴获大批武器弹药,打击了反动派的嚣张气焰。由于叛徒甫志高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在重庆中美合作渣滓洞集中营里,面对敌人沈养斋的威逼利诱,面对敌人的各种酷刑,江姐大义凛然,义正词严地痛斥敌人的罪行,表现出共产党员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与崇高精神。重庆解放前夕,敌人在逃跑前,策划屠杀被捕的共产党员和革命者的阴谋。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为配合我军胜利进军,江姐在集中营组织和领导越狱斗争。在这生死的紧急关头,敌人要害死江姐。为了不暴露越狱计划,保护同志们,江姐毅走向刑场。山城解放了,五星红旗在新中国的上空飘扬,它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

在亿万中国人的心中,身着藏蓝旗袍、鲜红毛衣,身体虽略显单薄却一身浩然正气的形象,是革命意志坚强的代表。她的名言“严刑拷打算不了什么,竹签子是竹子做的,而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的。”曾鼓舞了无数人的心。

“红梅赞”系江姐接受上级委派,前往重庆开展工作时所唱,以红梅为喻,生动的表现了江姐大无畏的豪迈气概与坚贞不屈的革命意志。在教学中,可将此唱段与歌剧《江姐》“红梅赞”进行比较教学,让学生了解京剧声腔的特点、特色。

采用“二黄四平调”板式,适合独唱、合唱。

唱词:

红岩上红梅开,

千里冰霜脚下踩,

三九严寒何所惧,

一片丹心向阳开,

向阳开。

红梅花儿开,

朵朵放光彩,

昂首怒放花万朵,

香飘云天外,

唤醒百花齐开放,

高歌欢庆新春来。

 

 “智斗”(备选四)

选自北京京剧院创作改编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现代京剧《沙家浜》。故事发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沙家浜,一个江南的村镇。新四军某部和敌人迂回作战,一度撤离常熟一代,留下以指导员郭建光为首的十八名伤病员,经县委布置,由地下党联络员阿庆嫂负责,安置在沙家浜休养。日寇疯狂扫荡,妄图消灭新四军。地痞武装忠义救国军受蒋匪收买,与日寇勾结,反共叛国。伪司令胡传魁与伪参谋长刁德一奉日寇命进驻沙家浜,搜捕新四军伤病员。阿庆嫂以茶馆老板娘的身份为掩护,抓住敌人的弱点,利用敌人内部矛盾,在党的领导下,依靠群众,将伤病员安全转移到芦苇荡。她身处虎穴,机智勇敢地与敌人周旋,屡次击破敌人攻势。新四军伤病员在芦苇荡险恶的环境中,坚如磐石,屹立如青松。病愈后,乘夜武装奔袭沙家浜,配合主力部队,取得全歼敌伪的战果。沙家浜重新插上红旗。

所选是《沙家浜》第四场“智斗”共产党地下工作者阿庆嫂与日伪参谋长刁德一一段斗智斗勇的唱段。原名为《斗智》,周恩来总理将其改为“智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阿庆嫂的机智与勇敢。

采用“西皮流水”板式,适合于对唱。

唱词:

 

刁德一:适才听得司令讲,

阿庆嫂真是不寻常。

我佩服你沉着机灵有胆量,

竟敢在鬼子面前耍花枪。

若无有抗日救国的好思想,

焉能够舍己救人不慌张!

阿庆嫂:参谋长休要谬夸奖,

舍己救人不敢当,

开茶馆,盼兴旺,

江湖义气第一桩。

司令常来又常往,

我有心背靠大树好乘凉。

也是司令洪福广,

方能遇难又呈祥。

刁德一:新四军久在沙家浜,

这棵大树有阴凉,

你与他们常来往,

想必是安排照应更周详!

阿庆嫂:垒起七星灶,

铜壶煮三江。

摆开八仙桌,

招待十六方。

来的都是客,

全凭嘴一张。

相逢开口笑,

过后不思量。

人一走,茶就凉……

有什么周详不周详!



[1]“曲牌”也称“牌子”,是历代保留下来的、有相对固定旋律曲调的统称。每支曲牌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如“点绛唇、端正好、新水令、醉花荫、粉蝶儿、一枝花”等等。清乾隆八年成书的《九宫大成南北宫谱》收集了南曲1513首,北曲581首,为我国的戏曲音乐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版权声明 隐私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2010-2017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韦德体彩官网 京ICP备1402844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61号

电话:(010)58519688         010-58519609传真:(010)58519608信箱:zhongguojingju@vip.sina.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