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长华)派
信息来源: 1
发布日期:2008-07-10
丑角流派。创始人为萧长华。他师承宋万泰,又吸取黄三雄、刘赶三等艺术精华,有所创新,尤其注重揣摩戏理,从现实生活中吸取表演依据,终于形成丑角中影响最大的流派,世称萧派。萧嗓音高亢洪亮,清脆响堂,其唱法兼有孙菊仙、汪桂芬之长,《刺汤》的[二黄原板],最能代表其唱腔艺术特点,旋律大方而不油滑,但又具有丑角特色,称为“生腔丑唱”。念白尤见功夫,无论韵白、京白、怯口,均爽利流畅,节奏清楚,层次分明,虚字衬垫恰到好处,很能表现人物情感。《蒋干盗书》、《连升店》等剧,均是以念白取胜的名剧,表演冷隽传神,掌握人物心理分寸感极好,于诙谐中见庄重,风趣中显深沉,格调高雅,毫无粗俗油滑、哗众取宠的疵病。所塑造的人物,忠奸善恶无不惟妙惟肖。萧派的唱、念、做主要特点均刻意刻画人物性格,从不以低级趣味,换取廉价效果。他戏路极广,方巾丑、茶衣丑、彩旦、袍带丑戏均佳。最有代表性的是《蒋干盗书》、《连升店》、《刺汤》、《普球山》等。《蒋干盗书》、《刺汤》为其名作,《盗书》表演之细腻,念白之传神,堪称绝唱。《连升店》是其茶衣丑代表作,大段念白,明快清晰,精彩纷呈,勾画出一个典型的势利小人形象。《普球山》为萧氏彩旦戏代表作,表演接近刘赶三,富有生活气息。他演过大量配角戏,对其中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都很有深度。他一生从事戏曲教育,从1904年起,在喜(富)连成科班执教,1949年后,又历任中国戏曲学校副校长、校长。在长达63年的教学生涯中,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戏曲人材。传人有其子萧盛萱,及学生马富禄、茹富蕙、孙盛武、耿喜斌、叶盛章、贯盛吉、詹世辅、艾世菊、曹世才、杨元才等。再传弟子有1949年后戏曲学校毕业生钮骠、寇春华、刘长生、张启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