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1946bv1946伟德手机版 / 菊苑风采
信息来源:
2011年4月12日下午五点三十分,剧院新编大戏《汉苏武》排练结束不久,吕昆山、高琛、周婧、蔡景超、李晨等人并未散去,事先都知道春华先生今天要过来给刘佳说《刺巴杰》,遂群聚一处,一边说着春华先生的轶事,一边等待先生的到来。虽不敢多打挠,见个礼,照个相,也才肯离去的架势。先生今年八十八,就是和蔼可亲的“爷爷”,先满足了“侯场”同志们的要求才进入说戏正题。
此次说的是骆宏勋刺死巴杰,被巴杰之母马金定带人追杀,逃到胡理店中之后,胡理将骆藏入立柜之中,拒马搜查的那段。入正题,先生首先提要求:“咱们说戏慢,要保证质量。”
马金定搜入店中,一番抢白、打斗表演结束后,先生对两位学员在人物塑造上提出了两层要求:“你演的是真马金定还是假的马金定,首先在技艺,技艺直接影响到人物形象。你的飞脚要让人联想到剧中人的功夫。就如同演武松是武松,演天霸是天霸。”先生对学员的基本功几近苛求:蹦子、飞脚、小翻身、刀法、亮相随时叫停,在一遍又一遍的练习中,时时指点:飞脚怎么利落,小翻身怎么漂亮,刀法怎么又快又狠。每一套把子,先生都要反复指点:“看你们打把子,又眼馋,又着急。”于是忍不住就要自己动身比划。宏亮的“不行” 一遍又一遍,随时响起:“蹦子在上,小翻身在下”“高度、速度,还得俏。”“全在点上,出来节奏感啊。”“招数不熟。”“几方面要配合得严丝合缝。”“拱手、摸腕不能随意。”“气口在这儿啊。”八十八岁的老人对于京剧艺术的拳拳之心,令人钦敬,学艺的、观艺的无不为之动容。结合戏剧情境,先生的讲解深入浅出,让演员既练基本功,又启发他们把握角色,“入情入戏”。每打一套把子先生都要求有语言,在真实的情境中,打出真实感,现场感。“人物要在剧中,事先安排好了的只是姿式,不是戏。任何时候都不是做戏,都在戏中,一个闪脸,一个翻身,你要变一个人,就是那个剧中人。”等学员们打好了,先生又开始琢磨:“你们的优势和劣势在哪儿?该怎么编排?”
练完把子,说念白,背台词,先生亲自示范,一句紧接一句,还是嘎嘣脆的劲儿。调门的高低,舞台上语气的千变万变,气口的讲究,一一细说。没“戏”的水词,逐句删除。
休息时,学员们席地而坐,先生遥想当年,说自己练功受罪的事,令人感概,也催人奋进。
说戏足足二个半小时后,院外早已暮色沉沉,先生回家准备第二天的讲课。“我都想好内容了,明天去学院就讲李少春、张云溪他们的绝招,是怎么用的?都起了什么作用?”临了,大家都饿了,又想起先生事先给大爱准备好的那一大块高级巧克力来。
(供稿:彭维 编辑:正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