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1946bv1946伟德手机版 / 菊苑风采
信息来源:
今天我能够参加著名艺术家叶盛兰先生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活动,我的心情极不平静。叶春善先生和我的伯父梅雨田先生,他们老二位是世交、挚交。我父亲少年时期就参加喜连城搭班唱戏,在那儿锻炼、演出,受到了很大的艺术上的帮助,这些是我们后人决不能忘记的。
青少年时期,我曾在上海念书、学戏。那是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的第一个春天,我父亲的一个老朋友吴兴才先生在上海组建了大来公司,联合了众多艺术家,在当年的天蟾舞台,就是现在的逸夫舞台,还有中国大戏院、共舞台,这几个上海的大剧院。约聘了袁世海、张云溪、张春华、陈永龄、胡少安等在天蟾舞台演出。后来又增加了李少春、李世芳、叶盛兰先生、叶盛章、叶盛长等人称“十大头牌”,还聘请翁偶虹先生常住在上海,编排新戏。当年我正在学戏念书,对如此强大的阵容感到非常大的兴趣,争着每天都要去看戏。当年的天蟾舞台卖满座是3000多人,连站着不到4000人。当时的老板说,头几天的打炮戏非常不容易安排,因为都是好角儿。后来经过大家的研究商定,开场戏定了《金石盟》,由叶盛兰先生演石秀,我的师哥陈永龄先生演潘巧云,叶盛长先生演杨雄,叶盛章先生演时迁。接下来是《盗御马》《连环套》《盗双钩》,由李少春先生演黄天霸,袁世海先生演窦尔敦,叶盛章先生演周光祖。大轴是叶盛兰先生和李世芳合演的全部《奇双会》,叶盛兰先生演赵宠,李世芳演李桂枝。如此的戏码,如此的演出,广告一出,立刻轰动了整个上海滩,顷刻之间,预售即满。演出场面异常火爆,盛极一时。当时我的父亲正率领梅剧团在上海中国大戏院演出,叶盛兰先生的加盟使得演出更添光彩,获得了巨大成功,深得观众的共鸣,当时上海的观众人人雀跃。这是我们京剧的全盛时期,如今回忆,真是难以忘怀!
叶盛兰先生的嗓音宽厚圆润,气度大方,扮相英俊,表演非常细腻。他的行腔幽柔刚健,华丽婉转,“龙、虎、凤”三音结合俱全。武戏庄舞剑双、英雄逼人;文戏清秀飘逸,极富书卷气。他在京剧小生行当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是极为难得的人才。他对京剧小生的行当,对整个京剧史有着特殊的、重大的贡献。叶盛兰先生的虚心好学,对艺术的精益求精以及诚实爽朗的品质,朴素坦荡的性格,从谏如流的修养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希望留下的小生的经典剧目能够薪火相传。
戏曲是舞台艺术,戏曲领域里的卓越成就要发扬光大,就需要我们的年轻人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让这些经典剧目永远地活在舞台上,这将令我们感到无限的光荣和无限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