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1946bv1946伟德手机版 / 菊苑风采
信息来源: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妇女组织开展家庭工作的讲话精神,深入推进工会职工家庭建设,培养优秀家风推动形成好的社会风气,应中央机关纪工委、中央国家妇联号召,文化部机关纪委、文化部妇工委于今年3月份开展“清风正气传家远”家庭助廉活动。
活动以讲家风故事、创家训格言、写家书手札、拍家教短片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开展,得到文化部系统广大职工的热烈欢迎,参与踊跃,热情高涨。中央国家机关74个部门超过万名干部职工参与了中央国家机关家庭助廉行动,30个部门的妇女组织被评为优秀组织奖,486名同志的作品分别被评为“最美家风故事”、“最美家书手札”、“最美家教短片”,为推进中央国家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院老艺术家刘秀荣老师以《感恩·传承》一文代表文化部参评,获得“最美家风故事奖”,特此祝贺。
(供稿:工会)
《感恩 ∙ 传承》
刘秀荣
我出生于30年代,今年80岁了,经历过抗日、国民党统治,直到新中国成立,并有幸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不是歌词,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事实,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一切,我一辈子都感恩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我出生于梨园世家,从小受到京剧艺术的熏陶,耳濡目染,喜爱上了京剧这门独特的艺术。新中国成立之时,我只有14岁就进了中国戏校。在党的亲切关怀下,中国戏校安排我向著名的京剧艺术大师、梅尚程荀“四大名旦”的老师、杰出的戏曲教育家“通天教主”王瑶卿先生学习,并拜在恩师门下,立雪王门,继承王派艺术。老恩师无私传授了我几十出王派代表剧目,为我的艺术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受益匪浅。在我后来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不断和老伴儿张春孝(叶派小生)切磋琢磨,潜心继承,为王派、叶派表演艺术的传承发展、弘扬光大努力。于是,我有了自己的代表剧目:《白蛇传》、《大英杰烈》、《穆桂英大战洪州》、《拾玉镯》、《沉海记》等,并将中国的国粹艺术带出国门,受到海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1959年在维也纳获得国际金奖。在京剧艺术上有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为京剧艺术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这些成就离不开王瑶卿先生的倾囊相助,没有老恩师的栽培,就没有我艺术上的今天,我一辈子都忘不了老恩师对我天高地厚的大恩大德。
遗憾的是,1954年老恩师与世长辞。那时我还是个学生,我还未来得及报答师恩,他老人家就离开了我们,这是我一生中最难过的事情。自此,我立志替师传艺,向我的恩师一样“口传心授”,继续“传帮带”, 让王派艺术、京剧事业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我和老伴张春孝勇肩重任,收徒授艺,星火相传,为振兴我们的国粹艺术尽心尽力,这是老一辈文艺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我和老伴虽然已经离开舞台,但是一如既往关注青年演员的成长、关注京剧艺术的代代相传,愿为京剧艺术发挥余热。
再次感恩王瑶卿恩师!感恩中国共产党!
二〇一五年四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