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海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08-06-18
袁世海 (1916—2002 )净角演员。原名瑞林。北京人。自幼酷爱京剧,曾随许德义学艺练功。1927年入富连成科班,先入“盛”字科,艺名盛钟,工老生。后改习花脸,更名世海。师从萧长华、孙盛文、王连平等。1934年出科,先搭尚小云重庆社,后搭李盛藻文杏社、李世芳的承芳社,并常为马连良、周信芳、程砚秋、章遏云等配戏。1940年正式拜郝寿臣为师,悉心钻研郝派,并付之于舞台实践,技艺大进,声誉日盛。1948年,加入了李少春创办的“起社”。从此与李长期同台合作。1949年与李少春、叶盛章等组建起新中国实验京剧团,编演了《将相和》等新戏。后该团并入中国京剧院,历任一团副团长、副院长等职。除常演一些传统剧目外,还编演了许多能体现其独特艺术风格的新戏。在继承郝派艺术的基础上,锐意求新,为花脸表演艺术开创了一条新路。与马连良、叶盛兰等合演的《群英会》,与李少春、杜近芳合演的《野猪林》均拍摄成艺术片。1958年后,开始致力于创作现代剧目,在《白毛女》、《红灯记》等剧中,均极为成功地塑造了黄世仁、鸠山等角色。80年代后,仍活跃在京剧舞台上,曾多次在国内外示范演出。1985年曾率中国艺术家演出团,与厉慧良、杜近芳等合作赴港演出,深得好评,同年又与赵荣琛、杨荣环、李鸣盛等在沪参加南北艺术家交流演出。1990年在纪念徽班进京二百周年会演中,以75岁高龄主演《芦花荡》一剧,令人惊赞。他幼工扎实,技艺精湛,善于创新,演唱沉稳,表演细腻入情,形象魁伟,台风严谨大方。擅演剧目有《连环套》、《取洛阳》、《黄一刀》、《荆轲传》、《打龙袍》、《打曹豹》、《醉打山门》、《霸王别姬》、《横槊赋诗》、《芦花荡》、《群英会》、《牛皋招亲》、《战宛城》、《李逵探母》、《西门豹》、《桃花村》、《除三害》、《青梅煮酒论英雄》、《响马传》、《打严嵩》、《四进士》等。传人有李嘉林、马永安、谷春章、吴钰璋、罗长德、刘金泉、陈真治、杨赤等。(摘自《京剧文化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